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
Toggle navigation

:::
官邸修復後外觀.jpg

基隆要塞司令官邸

位於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230號。於2006年12月07日受公告為基隆市定古蹟。為1930年代基隆地區軍事要塞建築群之一。

建物使用濫觴,在私宅與徵用間流轉

該宅第建於1931年、原為日治時代「流水巴士社」社長流水偉助之住家。1945年,日軍戰敗,國民政府接管後將此建築做為要塞司令官邸,取代原本位於許梓桑古厝所在「少將山」山頂、被盟軍炸毀的雞籠要塞司令官邸。

基隆要塞司令部的最後一位司令眷屬遷離後,輾轉由李姓(擔任學校老師)頂下居住達25年(因此又被稱做「李宅」),至1998年國防部來文擬拆除而遷出。

面臨被拆除危機的日式宅邸,經基隆在地的文史工作者疾呼搶救,才免於被拆除的命運。文史工作者們並於2001年3月成立「雞籠文史協進會」,借用作為辦公室。並於2006年受指定為基隆市定古蹟。

日式木構宅邸結合土藏造與30年代流行風格


基隆要塞司令官邸是一幢具有日式木結構結合「土藏造」特點(厚重的土牆、小而少的開窗)的建築,使用的建材有著日治時期一貫的優良品質;規模與空間則有別於一般公有日式宿舍的緊湊格局與品味。
從中正路的入口拾級而上,可以發現沿階梯兩旁的欄杆、圍牆,都採用日治中、後期頗為流行的洗石子裝飾及幾何造型。通過大門和幽雅別致的日式庭園後,便可踏入玄關。一連串入口情境的塑造,充分表現日本民族注重意境、禪道的精神觀。

本建物最大的特色是擁有完整的雨淋板牆面,並保留日式屋舍中最具傳統風貌的壁龕、押入(日式壁櫃)、天袋(壁上小抽屜)等設備,押入上方的活動夾板,尚可通往屋頂的構架空間,保留了原始屋頂維修的通道動線。

東岸沙灣新興文化據點

2018年11月啟動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部官邸修復工程計畫,並於2020年完工落成。

夜間點燈時間:每日18:00-22:00

聯絡單位:文化資產科

聯絡電話:(02)24224170#273

作者:

出版社:

出版日期:

位於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230號。於2006年12月07日受公告為基隆市定古蹟。為1930年代基隆地區軍事要塞建築群之一。

建物使用濫觴,在私宅與徵用間流轉

該宅第建於1931年、原為日治時代「流水巴士社」社長流水偉助之住家。1945年,日軍戰敗,國民政府接管後將此建築做為要塞司令官邸,取代原本位於許梓桑古厝所在「少將山」山頂、被盟軍炸毀的雞籠要塞司令官邸。

基隆要塞司令部的最後一位司令眷屬遷離後,輾轉由李姓(擔任學校老師)頂下居住達25年(因此又被稱做「李宅」),至1998年國防部來文擬拆除而遷出。

面臨被拆除危機的日式宅邸,經基隆在地的文史工作者疾呼搶救,才免於被拆除的命運。文史工作者們並於2001年3月成立「雞籠文史協進會」,借用作為辦公室。並於2006年受指定為基隆市定古蹟。

日式木構宅邸結合土藏造與30年代流行風格


基隆要塞司令官邸是一幢具有日式木結構結合「土藏造」特點(厚重的土牆、小而少的開窗)的建築,使用的建材有著日治時期一貫的優良品質;規模與空間則有別於一般公有日式宿舍的緊湊格局與品味。
從中正路的入口拾級而上,可以發現沿階梯兩旁的欄杆、圍牆,都採用日治中、後期頗為流行的洗石子裝飾及幾何造型。通過大門和幽雅別致的日式庭園後,便可踏入玄關。一連串入口情境的塑造,充分表現日本民族注重意境、禪道的精神觀。

本建物最大的特色是擁有完整的雨淋板牆面,並保留日式屋舍中最具傳統風貌的壁龕、押入(日式壁櫃)、天袋(壁上小抽屜)等設備,押入上方的活動夾板,尚可通往屋頂的構架空間,保留了原始屋頂維修的通道動線。

東岸沙灣新興文化據點

2018年11月啟動市定古蹟基隆要塞司令部官邸修復工程計畫,並於2020年完工落成。

夜間點燈時間:每日18:00-22:00

聯絡單位:文化資產科

聯絡電話:(02)24224170#273

回到上一頁